当前位置: 首页 经验资讯 文化经验 中国的五谷是指什么

中国的五谷是指什么

更新时间:2024-04-28 07:09:46

(1)中国的五谷是指什么

 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,后泛指粮食类作物,是粮食作物的统称。关于五谷的说法有很多,现在一般指的是麦子、玉米、稻谷、大豆、薯类,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主食;五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代表,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
(2)白薯怎么来中国的

  1、一是,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来的,二是,从越南来的。书中记载都有个相似的地方,即外国当地都对白薯这个植物严禁出口,越南更订出:凡是私自将白薯带出的。一经查出则是死罪,可见禁令之严。

  2、世上的事总有例外,书上记载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,他在菲律宾经商,发现当地白薯好吃,种植技术简单,产量还高,就想方设法寻了白薯藤子,偷偷缠在货舱的缆绳里,安全的通过了菲律宾海关,将白薯藤运回到祖国。从此,我国福建也开始种白薯,解决了当地粮荒问题。并由此在国内推广开来。

  3、二是,白薯从越南传入广西。明朝万历年间,有个医术高明的医生,他治好了越南守关将领的顽疾之病,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朋友,由此医生的医术声名远扬。当时越南国王的女儿也得了久治不愈的病,医术高明的医生,又医好了国王女儿的怪病。因此,越南国王设宴招待医生,席上有热腾腾的熟白薯,医生感到极好吃。宴席上医生就将一个生白薯只吃一半,另一半带回国繁殖。医生带回广西后,在电白县一带种植,白薯生长情况极好。从此产量高,营养好,老百姓极喜欢吃,在民间大力繁殖,医生做了一件大好事。

  4、回忆历史,没想到在那年代,一个普通的白薯,竟要冒生命危险才能隐带进国。我国也因此广泛普及白薯的种植,并开发出诸多品种。

(3)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1、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、全聚德、苏绣、吴歌、评弹、中和韶乐、川剧变脸、滩头年画、江永女书、南京云锦、西安古乐、南音、青浦田歌、松江顾绣、南汇锣鼓书、侗族大歌、山西“耍孩儿”;纳西古乐、唐三彩、紫砂壶、木版年画、川江号子、古琴、皮影戏、剪纸艺术、傩戏和傩戏面具、杨柳青年画、木卡姆、梁祝、少林功夫、昆曲。

  2、缂丝简介:

  缂(kè,同:刻)丝(英文:K’o-ssu、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),又称“刻丝”,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。

 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,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。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,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、御真(御容像)和摹缂名人书画。

 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,摹缂常胜于原作,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,是当今织绣收藏、拍卖的亮点。常有“一寸缂丝一寸金”和“织中之圣”的盛名。

  3、全聚德简介:

  全聚德,中华老字号,创建于1864年(清朝同治三年),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。1999年1月,“全聚德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“驰名商标”,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。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,适合许多人吃。

 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,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,集“全鸭席”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;

  备受各国元首、政府官员、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吃”。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“全鸭席”选为国宴。

  4、苏绣简介:

 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,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,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,现已遍衍无锡、常州等地。刺绣与养蚕,缫丝分不开,所以刺绣,又称丝绣。

  清代确立了“苏绣、湘绣、粤绣、蜀绣”为中国四大名绣。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,真可谓流派繁衍,名手竞秀。苏绣具有图案秀丽、构思巧妙、绣工细致、针法活泼、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,地方特色浓郁。

  2006年5月20日,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5、吴歌简介:

 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,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,发源于太湖流域,江南太湖流域一带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。

  吴歌口口相传,代代相袭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,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。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,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,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。

  2006年5月20日,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6、评弹简介:

 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、说书或南词,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。是一门古老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。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,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。

 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,上手持三弦,下手抱琵琶,自弹自唱,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。

(4)蝙蝠在中国的寓意

  1、蝙蝠在中国被视为希望、幸福、美好的化身。

  2、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图案,从秦汉以来常见于瓦当、铜镜与织锦中,其间虽不少见福、寿、康、宁等字样,但直至宋元尚未见以蝙蝠为吉祥物的现象,到明代才出现在民间,直到清代,官方所用的蝙蝠图形不断增多,甚至成为皇帝龙袍的底纹,与万字纹组合象征万寿的图形。

(5)古代中国的别称

  1、九州,相传禹治水后,分中国为九州:冀、兖、青、徐、荆、阳、豫、梁、雍。《淮南子·地形》又载: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:神州、次州、戎州、州、冀州、台州、济州、薄州、阳州。后来,九州泛指中国。

  2、赤县神州,《史记·孟子荀子列传》战国邹衍言:“中国名曰赤县神州。”赤县,《诗北山传》:“中国名曰赤县。赤县内,自有九州。”《谷梁恒五年传》又载:“九州之内,名曰赤县。”

  3、神州,《中华大字典》:“神州,中国之别称。”始于战国后。

  4、海内,《辞源》“四海”条注: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,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,外国叫海外。

  5、华夏,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封国号为夏。”《左定十年传》:“夷不乱华。”夏原为国号,华原为国名。后称华夏为中国。

实用工具